我其实不反感资本,因为谁都想着如果自己有能力就去开个公司,然后挣大钱。资本向钱看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资本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甚至让整个社会为其行为买单,我觉得这个事情就必须好好说说!
如果说2012年以前,资本还比较含蓄,那么2012年以后资本几乎开始疯狂。从最开始的“外卖大战”、“网约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到后来的“百亿补贴大战”,资本的核心玩法那就是——“补贴”。中国人口基数大,就像夏天的一个雪糕一样,谁都想来舔一口!
的确,面对各种所谓的补贴,国人在最开始的时候陷入了狂欢。我记得最开始“网约车大战”的时候,打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是有补贴的。平台不光补贴乘客车费,甚至还奖励现金,打车不光不要钱,还能挣钱!那时候我姐每天都要出去打一次车,就为了挣那十块钱的补贴钱。
可现在我们看到了,外卖现在越点越贵,商家不挣钱,客户花冤枉钱。我现在每天吃的外卖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因为现在在外卖平台上能找到实惠又不至于太难吃的外卖实在是太难了。而在商家说挣不到钱,用户说外卖贵的情况下,外卖平台却说自己不挣钱,是不是很可笑?
而外卖平台的出现,还让很多做实体餐饮的商家苦不堪言。很多地方明明人流量很高,但是能挣钱的实体餐饮商家却少之又少。我家附近就有一条街,街上的很多门面房一年到头都在不停地装修。每次从那经过时,看着之前还开得好好的饭店,转眼就倒闭了,心里五味杂陈。
而比起外卖,共享单车则更离谱。共享单车的确现在方便了很多人,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就是最开始的付押金免费骑,到现在的设置起步价。
尽管当时共享单车的押金普遍只有两百左右,但是在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的时候,却无法将原本属于大众的押金如数退还。即使以现在共享单车的起步价来看,那些被吞了押金的用户,也需要骑大概一百次才能“回本”。
现在共享单车的起步价大概是两块五,基本上就是一趟公交车或地铁的费用。但是公交车和地铁冬夏都是有空调的,可共享单车需要我自己去蹬,收费还比公交车贵,想想是不是很离谱?
和其他资本不同的是,共享单车的企业是需要占用公共资源的,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行道或者路口被共享单车围得水泄不通。并且每个城市为了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还要单独去划分共享单车的车位。
但是从技术角度上来讲,虽然共享单车有车位,因为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对于用车人的停放是否真的规范,共享单车平台从技术上无法判断,只能最大程度上去判断用车人的停放位置。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仅仅能容纳十几辆车的共享单车车位附近横七竖八地停了几十辆车。这些车不光挡住了行人的路,甚至连盲道也不放过。从某种程度上讲,共享单车给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大众带来了不便!
并且,共享单车前期烧的钱都找补在了用户身上!
如果说外卖我们可以不吃,共享单车我们可以不骑,但是是个人就得买菜做饭。所以,当资本瞄上社区生鲜的时候,注定会绑架人们的餐桌。
原本我家附近有两个大型菜市场,大概是2017年开始,我家附近开始陆续开了几个生鲜超市。而生鲜超市里面的东西都比菜市场便宜,甚至很多生鲜超市直接打出了广告语——不卖隔夜菜。
当这些生鲜超市以价以质作为突破口,将人们的菜篮子得到手后,我家附近的两个菜市场陆续有商家倒闭,直至现在,两个菜市场剩下的商户屈指可数。
当资本凭借着自身优势,成功打败传统菜市场以后,就开始了收割模式。以至于现在出去买个菜,没有几十上百块根本没办法做一餐还算可以的饭菜。
对,你如果仔细想想,这些资本前期都是以小利诱惑人们投入他们的怀抱,最后对人们进行无情的收割。而资本侵害的不止是用户,甚至于商家也在所难免。不管是商户还是用户,只要以前占过资本的便宜,现在资本都在让我们通通还回去!
尽管这样,我们好像又拿资本没办法。因为资本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各种场景。使得我们不使用资本提供的生活场景,就会变得很不方便。但换句话说,资本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一想到这些资本的“黑历史”,人们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明明是大众将资本捧上来的,但是最后收割的却是大众!
如果资本入侵的是普通大众也就算了,如果对我们的下一代下手,我们绝对不可容忍。但现在好像是个孩子用的东西就特别贵,而且还打出了幼儿专用的广告语,实际上都是智商税,他们瞄准的就是我们对于下一代的重视!
最后,我觉得市场化、资本化无可厚非,但是资本千万不能绑架人们最基础的衣食住行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作为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