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摆脱“不贤不孝”的淑兰后,孙氏母子的晚景凄凉

白癜风专家

图片|源自电视剧《知否》,侵删

版权|文章为原创,盗版必究

每次看《知否》,看到温柔可人的淑兰,被孙氏母子当面团揉搓,随意打骂,心里就来气。

当年孙母为了供儿子读书,寒冷的冬天还跑去帮人浆洗缝补。后来,孙志高考取了秀才,日子才过得稍微好点。

孙志高得益于秀才的功名,盛家大房心甘情愿让大女儿淑兰下嫁到孙家。

盛家担心淑兰受委屈,又是补贴田产铺子,又是安排做事的丫鬟婆子跟着过去,这才让孙氏母子翻身做了主人。

谁知,孙氏母子对淑兰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还对她非打即骂,把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当丫鬟使唤。

果然,人性在利益面前,往往经不起考验。

而人心的丑恶,也在金钱面前暴露出真面目。

孙氏母子享受了几天的荣华富贵后,竟然飘了起来。

孙秀才为了青楼歌伎,居然要休妻,闹得全族皆知。

然而,盛家也不是吃素的主儿,知道孙盛两家的婚事维持不下去,早早做了打算和安排。

盛大老太太用了一招【釜底抽薪】,打了孙家一个措手不及,最后只能乖乖签字和离。

在剧中,只看到淑兰和孙秀才和离的场面,并没有他们的后续故事。

但在原著里,淑兰与孙秀才和离后,孙氏母子失去了倚仗,晚景过得无比凄凉。

01.不是凭本事得来的钱财,也会凭实力失去

和离后,淑兰被家人送到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散心,那里都是熟人亲戚,大家不爱说闲话,日子过得倒是自在。

没过多久,淑兰便与当地一朴实的农户结亲,婚后还生了两个孩子。

而孙秀才失去盛家的管束,便拿着淑兰的半份嫁妆胡乱花销。

他先是娶了那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歌伎回家,整日好吃好喝地供着。

孙母盼着歌伎平安产子,为他们孙家生个一儿半女。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歌伎便诞下一子。

孙秀才大摆筵席,请上一帮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一起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只是,他想不到自己这番作为被学政大人得知,当众斥责孙秀才“无行无德”“斯文败类”。

孙秀才觉得身心受辱,回去后更是肆意挥霍,喝得酩酊大醉,以此泄愤。

至于孙母拿捏着大笔钱不知如何花,后来听了别人的建议开始投资做买卖。

一会儿投资米粮行,一会儿投资胭脂铺,有时还放印子钱,但结果都是以大亏告终。

除此之外,孙秀才娶回来的歌姬顿顿都要吃补品燕窝,还有家里的丫鬟婆子都得花钱打点。

无论多富裕的人家,没有进账却而是不断在支出,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孙家亦是如此。

此时,孙家已经大不如前,但孙秀才仍然不肯收敛,依旧摆阔气的场面,为了维持舒坦的日子,只能变卖家产。

这时,孙母才想起规劝儿子节制点过日子,但孙秀才不知悔改,开口闭口都是:待我高中之后如何如何。

孙秀才宁可活在自欺欺人的生活里,可歌伎却很现实,看着孙家日渐衰败,早已做了打算。

一天,歌伎在孙氏母子的解酒汤里下了一剂猛药,待孙氏母子醒来时,发现家里人去楼空,剩余的田产铺子银钱被搜刮个干净。

歌伎还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她生的儿子是隔壁老王的,而且他们相爱已久,实在舍不得分离,希望孙氏母子能理解。

孙氏母子被歌伎搜刮走钱财后,已是家徒四壁,终日靠吃稀饭咸菜过日子。

这时,孙氏母子才想起淑兰的好处,孙母怂恿儿子去找淑兰,两人再续前缘。

孙秀才到处打听淑兰的下落,终于寻着踪迹找到淑兰。他本想摆谱,表示自己愿意屈尊娶回淑兰。

谁知,孙秀才看到淑兰时,人家已经挺着大肚子,新任丈夫有屋又有田,为人也憨厚老实。

孙秀才气得当场破口大骂,淑兰的表姐跑出来,指着孙秀才鼻子回怼:“没准是你不能生把,好好去瞧瞧大夫,别耽误人家大号闺女...”

最后,孙秀才被淑兰丈夫和几个彪悍暴打一顿,然后撵出了村子。

孙秀才靠着盛家过了几年好日子,自认为本事过人,便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殊不知,他的体面、尊严、荣耀都是别人给的。

当别人想收回时,所有的虚荣都成了一场笑话。

不是靠本事得来的钱财,最终会凭实力失去。

人的本事和运气是对等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本事去守护运气,那么好运会慢慢消失。

所以,人站在高位时,最该做的事就是守住本心。

02.恶人自有恶人磨

其实,孙秀才失去盛家的庇护,是老天对他的一场考验。

如果孙秀才能沉下心,改掉过往的陋习,好好发愤图强,再回考场考个功名,未来还是能过上好日子。

只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孙秀才过惯了被人伺候的日子,很难再过回从前的艰苦生活。

宁可向人低头,也不肯再靠自己努力一把。

孙秀才得知再娶淑兰无望后,经过人介绍,娶了一个门牙耸出,一脸彪悍的寡妇。

寡妇带着田产和屋子嫁给孙秀才,婚后孙秀才照样拿着媳妇的嫁妆饮酒作乐,不求上进。

没想到,这个媳妇不像淑兰那般温柔,看到孙秀才日日饮酒作乐,抄起棍子就是一顿狠揍,追着孙秀才满街跑。

孙母大怒,扑上去捶打寡妇。那寡妇一个闪躲,孙母摔了个四脚朝天,寡妇哈哈大笑。

孙母趴在地上嘴里骂骂咧咧,还怂恿孙秀才休了寡妇另娶。

可寡妇也不是个任人揉搓的面团,当着街坊邻居的面吐槽孙氏母子:“当初你们母子倾家荡产,无处容身,若不是我嫁过来,立时就要挨饿受冻!

你儿子是个不能下崽的,一天到晚只知念酸诗,还寻花问柳,你当真你自己是甘罗、潘安呐,我若不是再嫁,鬼才跟你!

连个儿子也生不出来,还得往族里过继,我还不知道下半辈子得靠谁呢!休了我可以,当初我可是在耆老那里写清了文书的,宅子田地我都要收回来!”

寡妇把孙氏母子先前对淑兰做的缺德事,以及孙秀才不能生育的事,如何被歌伎骗走钱财,一股脑倒给左邻右里。

寡妇还求邻居做见证:“咱们还是先说清楚的好,让大伙儿做个见证,回头你又拿‘无出’的罪名给我岸上,想休了我,我可不依!”

曾经,孙秀才在乎的脸面、尊严,如今在寡妇嘴里变得一文不值。

看到孙氏母子的下场,真心感慨:恶人自有恶人磨。

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一个人靠运气获成功,并不代表他有真本事。

要是能维持长久的成功,那才是真本事。

显然,孙秀才把运气当成了本事,活在自欺欺人的生活里,始终没能醒来。

孙氏母子的好日子,随着淑兰的离开,也过到了头。

然而,他们并不懂得反省自身,以为离开了盛家,凭借秀才的功名,照样能过回从前的风光日子。

殊不知,他们少了盛家的帮扶,孙志高只是个穷酸秀才。

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注定过不好人生。

作者介绍:我是晴天,喜欢看书、看剧、看电影,专注于女性情感、女性成长、女性心理等内容的创作。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晴天的观影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